由于文化歷史和社會體制的差異,中美人民的購房觀念存在諸多差異。很多中國人購房不僅是為了居住,也是一種投資的手段,而美國人購房大多只為居住生活。
曾經(jīng)很長一段時間里,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是很多美國人實現(xiàn)“美國夢”的核心內(nèi)容,這甚至成為了人們定義自己“美好和成功人生”的重要衡量標準。然而,金融危機爆發(fā)以來,美國約有四分之一的自有住房淪為負資產(chǎn)房,越來越多的業(yè)主因無法償還房貸而面臨房屋被收回的窘境。當?shù)孛襟w也紛紛撰文反思美國人的購房情結(jié),美國人是否過分地夸大了擁有自有住房這一夢想,從而作出不切實際的消費和投資決定。其實,針對每個人不同的經(jīng)濟、生活情況,不一定非要買房才是正確的生活方式,租房又有什么不妥呢?
美國住房和城市發(fā)展部部長肖恩去年5月在國會眾議院一個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表示,經(jīng)歷這次金融危機后,政府需要更好地平衡買房和租房之間的比例。過去,沒有人質(zhì)疑“置業(yè)買房”這個決定正確與否,那只是大家期望的奮斗方向,但今后,人們不會這么想了。
美國人對買房還是租房的理念發(fā)生了變化。華盛頓城市土地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麥克埃倫表示,美國正在經(jīng)歷一場根本的變化,人們過去習慣于將房子看作一項投資,現(xiàn)在轉(zhuǎn)變?yōu)榘哑淇醋饕粋€居所。美國哈佛大學聯(lián)合房屋研究中心最近公布的一份報告稱,由于房屋市場不景氣,租房變得比買房更具吸引力。2004年到2009年間,全美國租房居住的家庭數(shù)量增加了340萬,上升幅度接近10%。在中西部地區(qū)的漲幅則達15.4%。而且,在房價高的城市或地段,租房率會更高。如紐約曼哈頓地區(qū),它是全球最富有、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,其房價之高也令人震驚,但在那里,90%以上的居民都是租房居住。
美國金融業(yè)專家認為,政府不應該盲目鼓勵民眾購買住房,應該鼓勵老百姓作出正確的決定。作為個體,人們更應該更廣義地去理解“買房置業(yè)”的概念,不是只看到買房相對租房而言的成本收益。把買房子視為一項明智的長期投資的觀點并非永遠正確。買房不一定適合每個人。對于很多單身人士和沒有孩子的家庭來說,比起買房,租房或許是更好的選擇。尤其對于中國人來說,買房已經(jīng)是當代年輕人的一個心頭大患。在有孩子、有一份工資客觀的工作后再買房,才是更加明智的選擇吧。
不同的社會環(huán)境下必然衍生出不同的觀念,我們可以在美國的文化中找到美國人“置業(yè)買房”觀念的根源,同樣,透過美國人“置業(yè)買房”的觀念,我們也能看到更多的美國文化。
|